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历史·考古名家讲坛:璀璨丝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文化遗产研究

发布日期:2024-03-28;  作者:张智涛;  编辑: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2024年3月2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的纳西姆·汗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希光教授应邀在我校集贤楼412报告厅,做了主题为“璀璨丝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文化遗产研究”学术报告。会前,我校孟小军副校长亲切接见了两位教授,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张和清参赞、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院荣鹰副院长,巴基斯坦高教司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相杨,巴基斯坦真纳大学考古系主任加尼教授,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李文钰博士,尼泊尔蓝毗尼佛教大学考古系主任巴桑塔教授、该热讲师及研究生等在线上参会。

学术报告由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蒋刚教授主持。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100余名考古、文博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听取了报告。

纳西姆·汗教授围绕“Rock Art in the Upper Indus Valley, Pakistan”这一主题,主要从自然环境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了巴基斯坦北部的奇拉斯地区。在景观环境方面,教授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山脉、冰川、河流、道路等内容;在考古发现方面,主要分享了史前时期与历史时期的岩刻遗存,其中重点介绍佛教题材的岩刻,分析了“是谁创作的、为什么创作和何时创作”(Why, by Whom and When ?)三个问题,突出了通过考古所获得题刻铭文的重要性。

李希光教授则侧重对“兴都库什古道中国叙事”的探索与研究。他首先从中巴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的视角,对巴基斯坦境内几个重要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了生动的板书讲解,强调兴都库什古道的特殊区位与三山交汇之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与兴都库什山)的历史重要性。其次讲述了巴基斯坦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发展史。最后从理论层面探讨中国僧人西行路线与兴都库什古道的关系问题,并通过例举相关古籍记载和历史资料,分析了文献中常被提及,但仍未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明确识别的道路节点和古地名。

在互动环节,我校数位学生与两位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不仅领略了大家风采,也开拓了学术视野。历史与社会学院孔令远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学习两位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此次学术报告是重庆“中巴经济走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师资品牌培育项目的一项国际联合培训活动。2022年6月8日,我校“重庆中外人文交流教师教育特色品牌培育试验园”项目获批2022年度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立项,重庆“中巴经济走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师资品牌培育项目是其中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参加“中巴经济走廊”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学术交流3次;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培养基地3个;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文化遗产保护数据资源1套,与出版社签订出版2部著作的协议;邀请巴方考古管理专家来渝开展水下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学习,邀请巴方、尼泊尔4名专家来大足参加气候变迁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资源整理,培养了若干具有国际考古视野的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巴人文交流,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进而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条:我院教师杨诗雨博士参加美国体质人类学大会与古病理学会网络研讨会
下一条:学术快报│刘俊男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论文:古蜀文明从城邦到王国的演进

关闭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办学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 集贤楼
联系电话 :023-65362750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主创成员:唐之淑,苏雯睿,刘宏元
指导老师:汪晓玲
技术支持: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
院 长: jg1203@qq.com
书 记: 610069357@qq.com
纪 委: 441749741@qq.com
公 共: lsyshxy@cq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