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考”
——记历史与社会学院举办2019年教学沙龙
“‘教’是一种传承,‘师’则是一种情感,而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则是教师最重要的考题。”在4月4日下午3时于集贤楼312室举办的历史与社会学院2019年教学沙龙上,副院长陈太红以此开题,与全院教职员工展开讨论。
讨论中,陈太红副院长从专业认证、基本要求、体现及落实三个方面对“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进行了论述。首先,他用认证由来、认证原则以及专业认证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之后,他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关注需求,全员参与,整体设计,持续改进”,并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提出了教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修改意见。他指出,教育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将来的毕业要求为导向,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制定出具体合适的培养目标并进行教学,使一届届毕业生都成为符合国家要求、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随着教育部专业三级认证体系的推行,专业认证工作正成为各高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闭幕以来,学院把专业认证工作当成促进专业建设和改进,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接下来,学院上下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影响力和学校声誉方面持续发力,满怀信心地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