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故城小城西门勘探实习记
“打了一个多月探铲,真的非常疲惫,但一想到这次的发掘十分重要,就不敢怠慢。一铲一铲打好每一个孔,一定要为发掘工作打好基础。”齐故城考古队的技工老师周世伟在一日的午休时如是说道。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故城考古队于今年三月初开始对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的齐故城小西门遗址进行第二次全面勘探,持续40余日,钻探近2000个孔,终于完成了百亩级别的勘探工作。此次勘探除了在之前工作基础上对城墙范围、城门位置和壕沟走向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还新发现了几组大型建筑夯土。从其规模和排列布局进行推测,这几组建筑的规格应当较高。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许多古文献材料,都有类似的说法,即齐故城西门称“稷门”,稷下学宫就在此地。新发现的这几组建筑夯土,可能与其有所关联。“我们致力于寻找稷下学宫,这将填补齐故城考古的一大空白,也将更进一大步地完善齐文化。”专家学者访问齐故城考古研究基地时,考古领队董文斌老师热情高涨地说。
笔者作为重庆师范大学的本科实习生,全程参与了此次勘探工作,收获颇丰。笔者已经熟练掌握了探铲和相关测量记录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辨认各式各类的土质土色,全面认识了考古勘探工作的方法与流程。勘探工作顺利结束,发掘工作将接踵开始。齐故城考古队的每位考古队员都十分期待,希望早日找寻到证实稷下学宫的确凿证据,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光辉的源地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8级文物与博物馆学 陈俊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