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动态 >> 正文

脚沾泥土强党性 心系乡村促振兴 历史与社会学院党委开展学生党员实践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4-03-21;  作者:刘幻、李治家;  编辑: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2024年3月21日,历史与社会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党员前往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丽萍、党委副书记马小又带队,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学生党员100余人参加。

出发前,王丽萍书记在校训广场作了动员讲话:此次学生党员实践研学活动以“脚沾泥土强党性,心系乡村促振兴”为主题,目的是让大家深入社会大课堂,亲身体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乡村的振兴,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培养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全体学生党员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政治意识、思想素质、专业发展、服务群众之中。她希望未来的教师在田野间寻找教学素材,研究生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把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发展深度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中。

实地走访调研,看山乡巨变

在璧山区七塘镇,学生党员走访参观振兴驿站、“莲花穴”艺术院落、七塘“乡情馆”、七彩田园、稻香文创馆等,调研了七塘镇乡村党建、艺术乡建、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璧山区七塘镇以“艺术引领+全链条参与+全领域进入”的艺术乡建新路径,打造出融艺术设施、研学基地、农业旅游为一体的村落艺术社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缩影。大学生党员走进乡村实践调研,在脚沾泥土中研究乡村,不断深化对乡村振兴认识,加深对乡村振兴内涵与底蕴的理解。

体验农耕文化,做劳动实践

在喜观昆虫王国,学生党员以农民趣味运动会的形式体验农耕文化,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蔬菜连连看”“接力挑箩筐”等趣味运动,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生活工具、农产品等,参与农事生产活动,在参与农耕中团结协作、增进友谊,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中华农耕文化,增进理论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领悟“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逻辑。

交流经验学习,谈感悟收获

在振兴驿站,学生党员从理论学习、乡村振兴、个人成长三个方面交流感悟收获。理论学习不仅仅需要读原著、看原文,更需要在实践中学、联系实际学、聚焦问题学。走进乡村,才能了解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了解乡村,才能看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研究乡村,才能切实用本领助力乡村振兴。学生党员们认识到,乡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锤炼实践本领,为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打好坚实基础。

最后,我院党委副书记马小又对此次党建活动做了总结。她表示,学院党委将持续加强党员教育,塑造学生党建活动品牌,使党建与学科专业双向赋能,聚焦“全链条”人才培养。希望同学们在不远的将来用奋斗、用汗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活动感悟

3月21日,在春日暖阳中,在脚沾泥土下,学院党委开展了走进乡村的党建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付出了体力、脑力,收获了凝聚力、创造力,培养和树立了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加强了党员思想建设,丰富了党员乡村实践,提高了党员综合素质。本次党建活动,增强了支部党员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有利于乡村振兴政策进一步开花、结果。——本科生一支部 谭江阳

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以知为瓦,以行搭桥。3月21日,我有幸随学院党委前往璧山区莲花穴艺术村参加“脚沾泥土强党性,心系乡村促振兴”党建活动。在这里,我不仅看到充满希望的田野,更能看到人们脸上挂满的微笑。从朦胧走向清晰,从规划走向现实,从旧貌到新貌,一副诗意栖居的生态与振兴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条具有莲花穴艺术村特色的建设之路不断迈向快车道。——本科生一支部 冉双双

本次党建活动让“乡村振兴”一词在心中变得具象,走进田间地头,参观乡村发展,村中规整的布局、产业系统的发展,无不展现着当地的活力与生机,但这不是终点,应一直走在发展的路上。朝前看,迈步走,广大党员都要始终保持“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的原则,俯下身子、多坐板凳、多听诉求,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用真心感受人民呼声。——本科生二支部 王岳寅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乡村振兴就是让农民富起来。走在七塘的各个角落,除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艺术建筑与红色记忆,我见到最多的还是村民们的笑脸。七塘镇将美丽颜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以乡村休闲旅游为途径,融合农村文旅,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摇身一变,成了拥有无限可能的艺术空间,田野在艺术家的手中好像是无限延伸的画布,将艺术气息与乡土文化完美结合,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本科生二支部 任飞行

在本次“脚沾泥土强党性,心系乡村促振兴”党建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我发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进步。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本次前往璧山区莲花穴艺术村落,我感受到了美丽新乡村的魅力。乡村振兴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的地方,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幸福感。——研究生一支部 王泷翎

3月21日,参加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四个字在重庆璧山生根发芽,孕育出有金色油菜花海的莲花穴艺术乡村的生机。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了当地乡亲们恬淡释然的生活,给乡亲们致富发展的底气,也强化了我为人民服务,踏实推动乡村振兴的责任感。让我深刻了解了乡村振兴之路不在书本中而在脚下的内涵。未来会不断深化对国家政策认识,紧密团结人民,真抓实干落实党组织的每一项政策。——研究生一支部 郑钰滢

3月21日,在历史与社会学院党委带领下,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同志参与了“脚沾泥土强党性,心系乡村促振兴”党建活动。活动中,王丽萍书记号召青年党员应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装满人民。随后来到了重庆市壁山区七塘镇,参观了将军村和莲花穴。将军村以前只是一个破烂不堪、没有人愿意来的小村落,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改建后的村子里有美术馆、乡村博物馆等,面貌焕然一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党员前赴后继,发扬脚沾泥士、心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研究生二支部 陈兴

3月21日,艳阳高照,春意盎然。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党员同志们,前往璧山区参加党建实践活动。在参观中,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庭院经济”给农村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庭院小经济,促进农村大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这次乡村实践活动,切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为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我想,我们青年学生党员,不论是在今后的学习中,抑或是未来工作中,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将在学校内的所学、所悟,应用到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中去,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研究生二支部 丁逸宁

阳春三月,走进七塘镇,漫步田间地头,一幢幢特色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讲解员告诉我们如今我们看到的一些别致的建筑曾经是幢幢危楼,通过艺术化的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村民休憩、闲聊的好去处,也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乡村兴,则农民富,除了美丽的景色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村民的笑脸,深刻的感受到了乡村的振兴。接着党员同志们又聚在一次分组进行竞赛,不仅考验了各小组间的团结合作,也增强了党员同志之间的凝聚力,乡村振兴靠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每一股青年力量,我们应该走在前面,脚沾泥土,共促乡村振兴。——研究生三支部 王敬媛

本次党建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独一无二的魅力,激发了我对乡村的向往之情,如特色的扎染、有标志性的猫屋、独特墙绘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等,乡村自然与现实科技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空间,相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也定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担当责任,时常进行反思,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研究生三支部 唐翠健


上一条:历史与社会学院党委 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三次学习会
下一条:学思践悟‖历史与社会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 举行2024年第2次学习会

关闭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办学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 集贤楼
联系电话 :023-65362750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主创成员:唐之淑,苏雯睿,刘宏元
指导老师:汪晓玲
技术支持: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
院 长: jg1203@qq.com
书 记: 610069357@qq.com
纪 委: 441749741@qq.com
公 共: lsyshxy@cq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