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社会影响 >> 正文

我院周绍宾副教授尹明参与公益分享会 共同探讨未来公益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3-12-08;  作者:重庆日报客户端;  编辑:融媒体中心;  点击数:

12月5日下午,由重庆日报主办的2023尹明公益分享会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举行,川渝两地公益大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大家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以提升各自在公益领域的工作效果和影响力。

▲12月5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2023尹明公益分享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建公益观察团制度 让公益评选更具开放性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周绍宾副教授参与了三届“十大公益人物”和“十大公益项目”评选,作为一名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他感受颇深。

▲周绍宾。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分享会上,他围绕“如何创新‘十大公益人物’‘十大公益项目’的遴选机制,保证未来十大公益评选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

“我建议在今后的公益人物和公益项目评选中,引入公益观察团制度。”周绍宾解释,公益观察团制度不仅可以扩大公益评选的影响力,同时它采用推荐制,还可以减少组委会的风险,让更多公众参与进来,加强监督,保证评选公平。此外,公益观察团为全国首创,能大大提高公益评选的影响力。

公益观察团制度该如何建立和运行?周绍宾称,比如重庆可设立7至8个公益观察团,每个团设置7名左右的公益观察员,包括团长一名,公益观察员来自各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专家、公益人士、媒体记者等。

公益观察员则由主办方公开招募,为他们发放聘书,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公益观察员进行培训赋能,定期举行工作坊。每个公益观察团定期开会讨论,对发现的公益人物或公益项目进行明访或者暗访。

“重庆日报也要发挥媒体宣传作用,推送公益人物事迹和公益故事。”周绍宾说,可鼓励每个公益观察团在一年聘期内力争发现不少于5个优秀公益人物和不少于5个优秀公益项目,在每届十大公益评选前一个月完成上报。

公益观察团部分成员可以参与最终评审或者列席评审会,组委会认真设置公益观察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周绍宾的提议得到现场其他公益人士的共鸣和支持,不少人当场表示愿意加入公益观察团。

共建行业生态 共创公益之城

重庆日报公益评选活动已举办三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公益人物、公益项目的力量和作用,持续为全社会进行公益赋能及营造全民公益氛围?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胡承亮围绕这一话题分享了看法。

▲胡承亮。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胡承亮以南都公益基金会旗下的“做中国好公益平台”为例,他说,该平台筛选了全国服务成效好、易于复制推广的一批项目,推荐给其他的公益机构学习。重庆日报连续三届评选出来的30多个优秀公益项目其实也应该有一种机制或平台,把优秀模式、理念、经验、资源共享给更多的公益机构。

“一方面让优秀项目的覆盖面、影响力最大化,满足更多服务对象需要,另一方面帮助支持小型公益机构少走弯路,减少探索成本,在做中学。”胡承亮认为,好项目通过模式共享来促进行业生态,优秀公益人物可以多多走出来,把积累多年的公益实践经验和资源参与行业分享,激励青年公益人,支持像公益盛典这样的行业盛事。

好的公益确实应该被更多看见。在胡承亮看来,连续三届的公益盛典开了一个好头,但评选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扩大社会覆盖面、增强社会认同感,这是公益行业生态共建可以关注的重心。

胡承亮所在的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就专门设立了“陆海奖学金”,用以资助优秀青年人才的发展,其中还包括青年公益人才、青年记者等。

“现在有这么多的优秀公益人物和公益机构,可否一起共建一个‘公益奖学金’,让大家都来当评委、监督员和行业共建者,专门支持公益盛典的评选活动。”胡承亮说,“公益奖学金”还可以支持入选优秀项目的全市复制推广,优秀青年公益人的激励等,如此一来,重庆的公益必定更加百花齐放,光彩夺目。

加强川渝联动 共同打造公益品牌

钟平身上有多重身份,她是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学院副主任,四川省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修订专家组成员,同时她还是成都市参与式评估体系构建者之一。

▲钟平。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这些年,钟平一直活跃在四川的公益圈里,她也在思考如何加强川渝两地公益联动。

“川渝两地同根同源,巴蜀文化的融合始于战国,源远流长,而中国人讲究血脉、亲族,无论谁家里在两地都有不少亲人。”钟平说,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更是让川渝两地公益有了深度的融合,在重庆她还有认识了15年的公益伙伴,一直保持着联系。

钟平用“一碗汤的距离”来形容川渝两地的关系。

“我的外公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修建,这条铁路的诞生拉近了成渝的物理距离,也跨越了崇山峻岭让双城联系更紧密。”钟平说,现在她从成都到重庆坐高铁最快只要一个小时左右,甚至比她从成都的家里到单位的时间还要短,交通为两地深度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之后更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成都、重庆作为西部公益高地,钟平认为,两地未来合作空间极大。

比如,双方在交流现有品牌项目、公益人物的同时,可以探索创新共同的公益品牌。钟平举例道,聚焦“一老”,打造“共享爸妈”,在成都工作的重庆崽儿可以去成都的共享爸妈家吃一顿大餐,在重庆工作的成都幺妹儿可以去重庆的共享爸妈家打一圈麻将,无论哪个爸妈遇到急事都能得到共享儿女的立即上门帮助。聚焦“一小”,打造“小小徐霞客”项目,组织川渝青少年游览两地大好河山,共同助力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自信自强。

钟平还说,可以借助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优势,以重庆日报尹明公益精神为指引,打造“尹明会客厅”,定期轮流在两地举办交流会、论坛等,促进交流合作,倡导城市风尚,引导青年大学生将公益作为可选的未来职业方向。

加强媒体公益传播 让尹明公益继续发光发热

以“尹明”的名义,重庆日报成立了尹明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尹明助学·爱洒四方”活动,连续6年共资助特困学生434名,2016年“尹明助学·爱洒四方”困境孤残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联合团市委发起了“尹明助学”爱心基金,每年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联合市残联开展“尹明助学·阳光助残”活动,两次救助“玻璃女孩”王语洁赴津矫正治疗,王语洁独立行走后返回校园;发起“寻找身边的尹明”活动,两年发现“身边尹明”50余人,并开展“身边尹明”评选;联合团市委连续两年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开展“尹明助学·徒步三峡”活动;2018年7月9日,重庆日报尹明公益工作室正式成立……

历经数年的发展,尹明公益已然成为重庆的公益品牌。而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重庆日报民生新闻部主任、尹明公益负责人余虎更是深有体会。

▲余虎。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媒体就是天然做公益的”,多年前一位公益伙伴的一句话,让尹明公益坚定了深耕公益领域的决心。余虎介绍,在尹明公益工作室成立后,重庆日报不仅创办《公益周刊》、开设公益频道、举办公益评选,还联合许多单位、企业、公益组织等开展了各类公益活动,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如何加强公益传播,构建公益线上线下展示平台,让媒体为公益事业充分发声,形成更新的公益传播品牌和公益传播矩阵?对此,余虎认为,媒体做公益是有天然优势的,一是利用宣传的长处为公益开辟道路,很多公益人士和公益项目被社会大众所熟知都是从新闻报道而来;二是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等;三是要主动而为,深度介入公益项目。

“大众传媒时代,是媒体公益的高速发展期,社会上很多求助或是线索自然而然就流向了媒体,尹明公益就是在这个时期壮大的。”余虎认为,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和自媒体的涌出,公益产品进入众筹时代,媒体公益也开始式微,无论是产品、渠道、营销,还是理念、手段、技术,都面临创新,媒体公益需要开辟新赛道。

未来,尹明公益将在公益频道建设、改进公益评选、赋能公益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做大做强尹明公益这一品牌。


上一条:李禹阶:为何说中华文明的演进离不开“认同”? | 东西问
下一条:华龙网:协同育人!这场会议聚焦师范生综合素养培养干货满满

关闭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办学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 集贤楼
联系电话 :023-65362750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主创成员:唐之淑,苏雯睿,刘宏元
指导老师:汪晓玲
技术支持: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
院 长: jg1203@qq.com
书 记: 610069357@qq.com
纪 委: 441749741@qq.com
公 共: lsyshxy@cq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