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因为一封信,21岁的他扎根甘肃,如今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发布日期:2022-01-07;  编辑:古佳根;  点击数:

在河西走廊的尽头,敦煌犹如散落茫茫戈壁的一颗明珠,沐浴着中原文化的灼灼光华,它孕育出了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在这里,还有一批敦煌的守护者们,他们前赴后继,踏沙而行,守护着他们心中最为珍贵的敦煌。这其中,就包括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师范大学1979级校友罗华庆。

 

因为一封信,21岁的他扎根甘肃,如今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罗华庆,四川成都人。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陈列中心主任,现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一封申请信,从此扎根敦煌

罗华庆在四川成都长大,1979年他进入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学习。刚刚接触历史的罗华庆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东西并不了解,带着一份懵懂,他慢慢走近了历史的世界。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和深入,罗华庆对佛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他通过不断查阅相关方面的书籍,终于了解到了此后与他朝夕相伴的挚友——敦煌。于是他将敦煌作为一个兴趣点,开始了纵向拓展。

罗华庆通过广泛收集资料与相关学者进行探讨,逐渐加深了对敦煌的认识。之后,《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有关于敦煌的报告文学让他对敦煌的向往更加重了几分。报道详细介绍了解放前,敦煌研究院人员为敦煌所做的种种贡献,同时也提到那时敦煌人才稀缺,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够前往敦煌,支援敦煌、研究敦煌、发展敦煌。

 

因为一封信,21岁的他扎根甘肃,如今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深受前辈感染的罗华庆,于1981年写了一封信寄给了当时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老先生,信上他表明自己志愿投身于敦煌文物研究的意愿。看完信后,段文杰老先生欣然同意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鼓励。就这样,1983年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后,年仅21岁的罗华庆就前往敦煌展开研究工作。

醉心于敦煌,相伴三十余年

罗华庆刚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时,这里总共才七八十名职工。由于敦煌作为中国文物研究上的璀丽瑰宝,所囊括的知识非常的广,深入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他必须要在研究院里对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为此,罗华庆将在重师历史系方面学习的基础知识作为一翼,而另一翼则是他在研究院里专业培训与学习。随着这两翼的不断丰满、硬朗,他愈发能够在敦煌这块研究领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因为一封信,21岁的他扎根甘肃,如今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如今,罗华庆已与敦煌相伴近40年,在他和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敦煌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从全年游客4、5万人逐年递增,2017年它迎来了近180万游客,在旅游旺季每天游客的人数有时会飙升至15000人左右,现在敦煌已然成为旅游圣地之一。

罗华庆曾说:“当年的生活的条件较为艰苦。除了气候、基础硬件设施、国内重视程度等外部因素,还有对研究员个人能力与心态极具挑战性的内部因素。”而在与敦煌相处的日夜中,他早已克服了这些困难。现在的罗华庆对敦煌有着那一份难以割舍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支持他继续陪伴敦煌走过漫漫长路。

因为一封信,21岁的他扎根甘肃,如今已是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在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1979级校友的返校活动中,罗华庆对重师学子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提到了兴趣应该作为专业方向发展的一大重要基础点。就像当年的他,硬是凭借那份执着的热爱走过了在敦煌研究院的艰苦岁月。未来,相信罗华庆会继续扛起守护中华文化遗产的重任,用行动践行“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转载自"重庆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上一条: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秦莲
下一条:2014级社会工作专业陈红旭

关闭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文博学院)
办学地址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重庆师范大学 集贤楼
联系电话 :023-65362750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主创成员:唐之淑,苏雯睿,刘宏元
指导老师:汪晓玲
技术支持: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
院 长: jg1203@qq.com
书 记: 610069357@qq.com
纪 委: 441749741@qq.com
公 共: lsyshxy@cqnu.edu.cn